廣播電視臺的記者跟隨賀先生來到了宜賓縣觀音鎮(zhèn)猴朝村的一戶農(nóng)家,她要去了解并解救一位癱瘓在床的75歲老大爺。
這位老大爺?shù)纳钋闆r究竟是糟糕到了什么地步,才會讓記者用上 “解救”兩個字呢?
據(jù)提供線索的賀先生表示,老大爺姓楊,年輕時曾當過兵的他,如今卻住在豬圈里,因為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豬圈和老大爺?shù)纳砩隙忌l(fā)著惡臭。
兩天前,他因為回隔壁村的老家辦事而路過這里,對這種惡臭的源頭產(chǎn)生了疑惑,就下車查看,沒想到,最終發(fā)現(xiàn)的竟是這樣一位可憐的老大爺。
當時,意識清晰的老大爺就對賀先生說:我餓,想吃東西,如果能吃上肉,哪怕死也滿足了……
賀先生秉性良善,不忍見老人過得如此凄慘,在了解到豬圈邊上那棟兩層小樓里,住的就是大爺?shù)挠H生女兒楊蓉后,立馬把兩百塊錢交給楊蓉,囑咐她給老人買點肉吃。
回老家辦完事后,賀先生依然惦記著這位大爺,所以特意在回程途中再次拜訪。沒成想,渾身臟污的老大爺嘴里依然在說餓,想吃肉。
詢問過后,他才得知,那天他離開后,楊蓉根本沒有給老人買肉吃,而今天,老大爺甚至沒能吃上飯!滿心焦急的賀先生只能找到四川廣播電視臺,尋求媒體的幫助。
當記者跟著賀先生來到了老人的住處,也被眼前見到的景象驚呆了,老人的居住環(huán)境遠比想象中惡劣:一張破舊的木床上不僅沒有床墊,甚至連席子也沒有,裸露的床板中間至少存在近十厘米寬的縫隙。
老人就躺在這張破木床上,身上蓋著一張破舊的薄棉被,一個裝著稻草的蛇皮袋,就是老人的枕頭,老人腦袋下方,原本白色的蛇皮袋已經(jīng)臟得看不出原本的顏色。
狹小的豬圈里,除了老爺子的床,還有兩個廢棄食槽,那是當年主人家用來喂豬的,還有蒼蠅和蚊子在老人家的腦袋上亂爬。
更可怕的是,豬圈只有一面墻是完整的,而這唯一一面完整的墻壁上,還有一條貫穿整個墻面的巨大裂縫。
房頂上的青瓦棚子也年久失修,全靠立在豬圈正前方的一根大約十余公分粗的木樁支撐著,如果木樁斷裂,房頂很可能坍塌,然后將癱瘓在床的老大爺掩埋!
通過對老大爺進行詢問,記者得知,讓老人住在豬圈里的人,就是他的女兒楊蓉,而老人已經(jīng)在這個豬圈里住了一年,冬天他要忍著寒風呼嘯,夏天又要熬過烈日炎炎。
老人說:他如今下肢癱瘓,視線模糊,只有住在這里,才能吃到女兒送來的一口現(xiàn)成的飯。
“你女兒是不是你親生的呀?”記者根本不敢相信一個女兒能做出讓親生父親住在豬圈里的事情,本能讓她懷疑楊蓉不是大爺?shù)挠H生孩子。
但得到的答案卻是:楊蓉不僅是老人的親生女兒,更是他唯一的孩子。
老人還說,他年輕時當過兵,退伍后就以務農(nóng)為生,也是靠著務農(nóng)養(yǎng)大了女兒,送女兒出嫁后,他就和妻子相依為命。
但前些年,老伴去世了,他的身體也出現(xiàn)了問題,無法獨立生活,不得已才求上了女兒的家門,希望女兒能給他養(yǎng)老,而他的女兒,就在豬圈邊上的兩層小樓里住著。
讓記者更為震驚的是,楊蓉家里,有不少空余的房間,可楊蓉寧愿讓房間空著,也要將老人安置在了豬圈里!
老人還告訴記者,女兒嫌棄豬圈和他都又臟又臭,平時也就是給他端點飯吃,并不會盡心伺候他。話還沒說幾句,老人就開口向記者和賀先生表示,他想吃飯!
追問之下,記者才得知,老人的上一頓飯還是在昨天晚上,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下午三點了,餓了兩頓的老人,心心念念的,就是吃上一口過年都吃不到的肉。
“我前天不是給你兩百塊錢讓你給老爺子買肉吃嗎,你買了嗎?”聽到老爺子想吃肉,賀先生又一次追問楊蓉。
不想楊蓉卻找借口說:“那天下雨了,今天又是大太陽天,沒有肉賣的!”。合著無論晴天雨天,楊蓉都沒有能力給父親買口肉吃?
不可否認,或許有一些地方因地處偏僻,只能在拉貨的車進村時,才能買到新鮮的肉菜水果,但楊蓉家邊上就是可通車的馬路,家里更養(yǎng)有家禽,她收了賀先生給老爺子買肉的錢,買不到肉,難道還不能殺只雞?
2016年的兩百塊錢,用來買豬肉的話,怎么說也足夠讓年邁的老人吃上十天半個月的吧?
可說來說去,楊蓉就是兩個字:沒有!
見楊蓉靠不住,賀先生和記者干脆自己開著車,來到附近的鎮(zhèn)子上,找了一家小餐館,請老板炒了一份回鍋肉,又打包了一份米飯,然后驅(qū)車返回,而后,賀先生親自把這份飯菜喂到了老人的嘴里。
老人吃著賀先生喂到嘴邊的飯菜,頓時悲從中來,痛哭失聲,他哭著告訴記者:“我沒有人管的!想喝水沒水喝,想吃飯也沒飯吃……”
旁邊的楊蓉聽到老人這樣訴苦后,當即就不樂意了,她說:“你這不是讓人覺得我在虐待你嗎?讓你住在這,不是沒辦法的事嗎?我一天三頓給你飯吃,怎么說都比街上當叫花子的強吧!”
面對發(fā)出質(zhì)問的女兒,委屈不已的楊大爺也只能應一聲“嗯”,因為他目前的情況確實比叫花子好,但他更害怕惹惱了女兒,未來的日子會更難熬。
可作為一個人,怎么能拿自己的親生父親和街上的乞丐做比較呢?
街上的乞丐未曾生養(yǎng)過楊蓉,她自然可以對乞丐冷漠,但楊蓉明明有能力讓自己的父親過得更好,卻狠心的讓老人住在豬圈里,吃著殘羹剩飯,甚至在和記者溝通的過程中,絲毫不覺得讓老父親這么等死有什么問題。
楊蓉有一個九歲的小女兒,楊蓉這邊說不通,記者就采訪了這位小姑娘,小女孩用稚嫩的聲音告訴記者,她覺得母親的做法是不對的,外公應該住在屋子里,因為外面有蚊子,會咬外公。
可年幼的她并不知道,豬圈里折磨外公的,不僅僅是漫天飛舞的蚊蟲和臟亂臭都環(huán)境,更是一個老人破碎的尊嚴,就像老人曾對賀先生說的:過年都吃不上一塊肉的,能吃上一塊肉,就心滿意足,哪怕是死也甘愿了!
在記者采訪小女孩時,賀先生也在盡力做楊蓉的思想工作,希望她能主動改善老人的居住環(huán)境,但翻來覆去,楊蓉就一個意思:在吃的方面,盡量憑良心讓他吃飽,但讓老人住進屋里就是不行!哪怕她也知道,有一天她也會老,甚至也可能遇上這樣的問題……
“他需要人照顧!”記者也委婉地勸說楊蓉,希望她能對老人好一點,但是得到的回復卻是:我知道他需要人照顧,但是我現(xiàn)在也只能是過一天算一天!
躺在破木床上的楊大爺就聽著楊蓉對記者承認,她就打算著讓自己的親生父親在豬圈里等死,甚至還反問記者:“讓他這樣等死又怎么樣呢?”
實在聽不下去的賀先生只能和記者商量著尋求更多力量的幫助,以找到改善老人生活的方法。
于是在第二天,他們再一次來到猴朝村,拜訪了當?shù)氐拇甯刹?,并向其說明了老人的情況,村干部一開始還表示,他對老人的情況是有所了解的,甚至覺得楊蓉對老人并不算特別差,可對老人好就是讓老人住豬圈里嗎?
面對記者的追問,村干部也只是諱莫如深的說了一句,具體情況還需要繼續(xù)了解。那么,楊蓉讓父親住在豬圈一事是否真的另有隱情呢?
在賀先生的拜托下,村干部答應與記者一行去到楊蓉家,了解實際情況,同時也將此事往鄉(xiāng)政府匯報,此事也引起了當?shù)剜l(xiāng)鎮(zhèn)府的高度重視,立馬行動了起來,派遣民政部門的干部下鄉(xiāng)。
二十多分鐘后,鄉(xiāng)干部與賀先生等人再次來到了老人的床前。
當著鄉(xiāng)干部的面,賀先生輕輕地推動那根頂著豬圈頂棚的柱子,柱子立馬就晃動了起來,同時,賀先生還告訴鄉(xiāng)干部,昨天,他親眼看見楊蓉家養(yǎng)的狗和雞都跳上了老爺子躺著的破床上,而老人根本無力驅(qū)趕。
相比于昨天,這里唯一的變化就是床上多了一張被子,而昨天蓋在老人身上的薄被墊在了老人身下,遮住了床板間的縫隙,再有就是今天老人也換了一件衣裳,而昨天穿的那件,則被隨手扔在一邊……
這樣的環(huán)境,怎么能住人呢?一開始,鄉(xiāng)干部還是希望做通楊蓉的思想工作,讓楊蓉把老父親接到屋子里居住。
為此,他還進到楊蓉所居住的兩層小樓里查看實際情況,也和楊蓉溝通,希望楊蓉能夠騰出一間屋子供楊大爺居住,但楊蓉依然咬死了說:沒辦法,不行!
甚至楊蓉還對鄉(xiāng)干部說,是父親自己想不通,所以才這樣鬧,他來到自己這個出嫁的女兒家里住,自然是沒那么多自由和選擇的權利的,父親沒有自己照顧好自己的能力,同樣的,她也沒有那么多時間看顧父親,因為她也需要生活的,也還有孩子要看顧!
到了后面,鄉(xiāng)干部甚至把子女必須履行贍養(yǎng)老人的義務的法律條文都搬了出來,依然沒能說動楊蓉。
只不過這一次,楊蓉也終于正面地回答了自己不讓老人進屋住的緣由:老人大小便失禁,住屋里實在太臭了,那個氣味不是正常人能受得住的,而且,父親腦筋不太好,時不時的就整天整夜的鬧,而且吃得還多,她根本受不住!
所以,讓老人住在豬圈里,算是最好的選擇了!
見楊蓉說不通,鄉(xiāng)干部最后只能也依據(jù)相關政策,提出了由鄉(xiāng)政府出面安置老人的方案,但同時也表示,不能助長拒絕贍養(yǎng)老人的歪風邪氣,他們會聯(lián)合司法部門,追究楊蓉拒絕贍養(yǎng)老人的責任。
其實,按我國法律,拒絕贍養(yǎng)老人屬于民事糾紛,楊蓉對待楊大爺具體情形還沒有構成遺棄罪,如果走法律程序,最多也只能為老人贏得一定的贍養(yǎng)費,但就目前而言,最重要的是盡快安置好老人,改善老人 生活環(huán)境。
“爺爺,我們計劃把你接到養(yǎng)老院,你愿不愿意去?”
“去嘛!”鄉(xiāng)干部擔心老人并不愿意離開親生女兒,特意詢問了老人是否愿意在他們的安排下住到養(yǎng)老院里去。
得到肯定答案后,還對老人承諾,沒有換洗衣服被子什么的也沒關系,鄉(xiāng)里會出資購買,一定保證老人在養(yǎng)老院能夠住得安心舒適。
事情到了這里,老人的問題可以說已經(jīng)得到了較為圓滿的解決,賀先生也表示:養(yǎng)老院的環(huán)境,肯定比楊蓉家破敗的豬圈好上太多,并且也相信老人會在養(yǎng)老院護工的照顧下,活得更加舒適。
另外,賀先生還主動表示,愿意負擔老人在養(yǎng)老院居住時產(chǎn)生的一切費用。
但賀先生自愿相關費用的意見被鄉(xiāng)干部拒絕了,因為解救困難老人本身就屬于政府民政工作的一部分,政府有能力承擔相關費用。
原本,由鄉(xiāng)政府安置老人對于楊蓉而言,也算得上一件好事,至少她不用再面對又臟又臭吃得還多的老父親了,可當鄉(xiāng)政府緊鑼密鼓的安排著將老人接走時,楊蓉卻不樂意了!
“這畢竟是我親生的爸爸,我舍不得!”楊蓉哭著向記者訴說她對父親的不舍,可記者卻被楊蓉給搞糊涂了!
之前還坦然承認自己不孝,說寧愿看著父親在豬圈里等死也不愿讓父親住到家里的楊蓉居然會對自己的父親生出不舍之心?
這一次,楊蓉在村子的僻靜處向記者哭訴了自己的不容易:不是她不愿意讓爸爸住到家里,而是她的婆家不愿意讓楊大爺住進家里!
楊蓉說,父親在村里是有自己的住處的,母親去世后,父親的身體就出現(xiàn)了問題,選擇來投靠她,一開始,她也是讓父親住在屋子里的,但是她這樣的行為惹來了婆家的不滿。
婆婆說,這棟房子是她兒子的,如今她兒子不在家,楊蓉把楊大爺接過來,就是在霸占兒子的房子。
楊蓉還說,自從嫁過來,她就沒在婆家過過什么好日子,她娘家窮,又沒有兄弟依靠,婆家總是欺負她,丈夫還會動手打她,最難的時候,她也曾想過去死,可是看著年幼的女兒,她又不得不忍了下來。
把父親接過來贍養(yǎng)后,她在婆家的日子過得愈發(fā)艱難,她害怕公婆和丈夫的欺打,因此在婆家發(fā)對她把父親放在家里照顧時,選擇了妥協(xié),可她同樣不放心父親在娘家的房子里獨自居住,這才在求得婆家的同意后,把父親安置在豬圈里。
并且,住在豬圈里,父親也是點頭同意過的,如今父親也只是在鬧脾氣,覺得她沒有照顧好他。
可賀先生和記者看到的卻是,楊蓉端給老人的只有一碗澆了點菜湯的白飯,碗里沒有勺子筷子,老人只能用手抓著飯往嘴里送,而那抓飯吃的手上,也滿是污垢。
或許,楊蓉真的無法時時刻刻看顧老人,但力所能及的給老人勤清洗身子或是床榻也無法做到嗎?說白了,不過是楊蓉不愿意盡心罷了。
為了能留住父親,楊蓉還向鄉(xiāng)干部們承諾,日后會更盡力的給父親吃點好的,可要讓父親搬到屋子里,她是真的無能為力!
后來還是鄉(xiāng)干部決定對老人進行強制解救,楊蓉才不得已的松口,答應鄉(xiāng)政府將父親送到養(yǎng)老院,但前提是,不能增加她的負擔。
在鄉(xiāng)鎮(zhèn)府工作人員將老人接走的過程中,楊蓉久違的孝心也冒了出來,她反復的拜托賀先生,一定要讓父親吃飽,在搬動楊大爺時,也一次次地向工作人員說:“慢點!護著他!小心點!”。
后來,老人被送進了當?shù)氐木蠢显?,在那里,護理人員扶著躺了一年多的老爺子邁開了腿,原來,老爺子雖然行動不便,但是并不是完全無法行動,只要有人扶持,還是可以顫顫巍巍的走上幾步的。
在護工的幫助下,老人終于徹底的洗了一個熱水澡,也終于坐在椅子上,吃上了有葷有素的可口的飯菜,最重要的是,窗明幾凈的養(yǎng)老院里,有舒適的床,還會有人耐心的詢問他躺著是否舒適,枕頭的高度是否合適?
“你喜不喜歡這里?”工作人員問到。
“喜歡,好!”老人的要求并不高,能吃飽穿暖就已經(jīng)足夠,而鄉(xiāng)干部看著老人在床上安靜的躺下,也舒了口氣,囑咐老人,以后在這好好生活,缺什么都可以和他們說。
跟著工作人員一同來到養(yǎng)老院的楊蓉在看到父親未來的生活環(huán)境后,也說:看到他這樣,我就放心了,你們是對的,你們對他好,也是幫助了我,給我減輕了負擔……
哪怕到了現(xiàn)在,楊蓉依然沒有意識到,現(xiàn)在老人擁有的一切,原本應該是由她給予老人的!
原本,鄉(xiāng)政府是要追究楊蓉拒絕贍養(yǎng)老人的法律責任的,但考慮到楊蓉確實存在實際困難,最終,酌情選擇了保留追究楊蓉法律責任的權利。
或許,鄉(xiāng)政府暫時不追究楊蓉的責任,只是希望她能多到敬老院看望老人,讓老人還能享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親情。
或許,相比于重慶那位慘死于自家兒子門前的解昌英老人,楊大爺算得上幸運,因為他遇上了好心的賀先生,而賀先生不僅愿意幫助他一時,更愿意為了老人的余生而奔忙。
但在楊大爺?shù)氖录?,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女兒拒絕贍養(yǎng)老人的問題,還有一些很現(xiàn)實的社會問題,比如,嫁出去的女兒是否有贍養(yǎng)老人的義務?面對家庭暴力與欺辱時,女性朋友是否只能委曲求全?
首先,嫁出門的女兒是否有贍養(yǎng)老人的義務問題:我國法律規(guī)定,成年子女對父母具有贍養(yǎng)、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也就是說,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都具有贍養(yǎng)老人的義務,只不過某些地方因地風俗的影響,外嫁女兒贍養(yǎng)老人的責任相對較輕。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責任輕,而不是沒責任,更何況,而楊大爺事件中,楊蓉是老人唯一的孩子,因此在法律意義上,她具有贍養(yǎng)老人的完全的、不可推卸的責任。
其次,家庭暴力與婆家對兒媳的欺壓問題:我國法律規(guī)定,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關系中發(fā)生的一切暴力行為,其中就包括了夫妻間的毆打行為以及家庭成員之間中,以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身體、精神上的侵害行為。
嚴格來說,楊蓉說的丈夫?qū)λM行打罵,公婆也對她進行欺辱,并阻止她履行贍養(yǎng)父親的義務的行為都是在違法犯罪。
在面對婆家和丈夫的家庭暴力時,她完全不需要尋死覓活或為了孩子委曲求全,哪怕沒有娘家兄弟撐腰,但法律永遠可以成為她的依靠,只不過法律意識淡薄的她從未想到用法律這個武器武裝和保護自己。
最后,就是農(nóng)村老人的養(yǎng)老問題也很值得我們?nèi)リP注,雖然如今我們的社會體系已經(jīng)健全,城市以及相對發(fā)達地區(qū)郊區(qū)老人的養(yǎng)老問題也基本得到解決。但偏遠地區(qū),留守老人他們沒有養(yǎng)老金,也沒有孩子在身邊給予他們依靠。
不過值得高興的是,如今國家對弱勢群體的好政策越來越多,落實也越來越到位,相關地區(qū)的鄉(xiāng)鎮(zhèn)、村干部會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多的關注和探望留守老人,及時給他們以幫助。也希望,像楊大爺這樣的老人能夠老有所依,老有所靠,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責任編輯:Rex_01